close

有時候太多的專有名詞,容易讓人覺得內容過於生硬,或是在賣弄知識,最好是能用最簡單或生活化的方式講給別人聽。(費曼學習法)

然而,有時候把身邊常見的現象統整,賦予一個名詞,反而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例如:我們都知道如果一件工作得單獨完成,我們會百分之百投入;若是這工作是一群人合力完成的,那麼每一個人付出的努力會少於單獨完成時的總和,這個現象就叫做「社會惰化」。

「社會惰化」很常見,在每個公司裡或部門裡總有一些人會偷懶、閃事情、躲事情,可是又想共享團隊的成果,如果遇上主管放任不管,只注重團隊整體表現,而不是團隊中誰做了什麼,團隊成員就會表現得越來越不積極,所以當主管要特別注意兩件事:

第一:「事情不是有人做就好,誰做很重要」

第二:「不處理偷懶的員工,等於是變相懲罰認真的員工」

 

對付這個現象有幾個方法:

  1. 把大團體拆成小團體:如果是管理的團隊人數多,可以把專案小組的人數分的更明確,一但團體變小,個人的貢獻值就容易被凸顯,打混摸魚的空間也就變小。
  2. 調動職務:有些人擅長找到自己的「舒適圈」,自己不做的工作剛好有人願意撿起來做,結果這個模式就這麼訂下來了,藉著調整他的職務,改編他周圍配合的人,新合作的人不見得願意承擔大多數努力,這麼一來就能打破他原本的舒適圈。
  3. 將貢獻個人化:在公司裡會有「社會惰化」的現象一定伴隨著個人KPI的制度不完善,形成一個吃大鍋飯的文化,所以將貢獻個人化是一個迫切的手段,怎麼做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管理其實很簡單)。就算主管沒有更改KPI的權限,可以在部門會議裡凸顯個人貢獻的價值,讓積極的員工知道他們的努力是有被看見的,而且要切記避免塞給這些積極員工更多的任務,反而形成「能者過勞」的現象。
  4. 鯰魚效應:之前有分享過鯰魚效應,如果團隊已經陷入士氣低弱的狀態,是需要注入一些新血的刺激,讓成員有危機意識觸發他們的”求生慾望”。

從學生時期起,我們就知道團隊一起交作業比起個人交作業更有摸魚的空間,類似的情況隨處可見,但我們不見得能很清晰地把這個現象描繪出來,最近剛好看書讀到了「社會惰化」這名詞,雖然不是新概念,但給了我在腦中一個更具體的輪廓,更能針對這現象應該怎麼去避免或採取行動。希望這個分享,對大家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keny 的頭像
    darkeny

    KenLifeMBA的部落格-邁向自由的人生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