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常跟主管聊天,從過程中他不斷灌輸"要先有雞,才會有蛋"的觀念
(在這裡雞表示共獻,而蛋是獎勵)
意思是你要先對公司有貢獻,才能對公司提出要求
以某個角度來看,這句話是對的
如果你不能對組織有貢獻,人家為什麼要給你升職、加薪?
所以在你對組織做要求前,要先有貢獻
但是,在我的組織中,如果你有貢獻了,要怎麼提出要求? 又是另一項學問
是該靜靜的等人家,人家給什麼就欣然接受什麼?
因為這一切都是朕的,朕不給,你不能要! 這是標準的帝王學,也的確存在在許多台灣企業中
又或者是旁敲側擊的試探,請別人去遊說,
總之不是自己開口要,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太直接,主管也不喜歡下面來要東西
結果,你先對組織做出貢獻後,能獲得什麼? UNKNOWN !
先對公司有貢獻,才能對公司提出要求 就這樣被扭曲了,因為事實上你還是不能提出要求
於是乎又牽扯到 信任的問題(trust issue),你要信任主管,相信他們在你有表現之後,他們會給你相對的回報,這樣就不用開口,彼此形成一種默契,如果彼此之間不信任,那你就不會接受主管指派的任務。
我們又談到在找工作時,徵人這方只能從應徵者的過去來判斷這個人是否能為公司帶來貢獻,但是現在就得開出相對有吸引力的條件,那這樣是不是先給蛋,再有雞,這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
所以相對的,從公司內部徵選,相對風險已經較小,還不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鼓勵,其實這不大厚道
說穿了,還是儒家思想那套,要謙讓,所以不敢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