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職涯規劃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30507_110517

 

沒想到這個系列越寫越多,這篇主要想跟大家聊聊找工作時該注意的事,下一次(最後一篇)再來談找工時的一些迷思。關於怎麼寫履歷、履歷要定期更新、針對不同的職務履歷要做出修改、面試一定要準時、服裝寧可過於正式也不要太過輕鬆,這些我就不再多說了,今天要談的是,已經有工作資歷要轉換跑道該要注意的事項。

  1. 公司對你做背景調查,你也該對公司做背景調查: 我們都聽過找工作時,有的公司會做資歷查核(reference check),反過來我們也應該對這間公司做一些背景調查,如果有認識的人(曾經)在這家公司任職那是最好,主要是了解該公司的文化、應試單位的工作氣氛、該單位主管的行事風格…,畢竟薪資福利固然重要,愉快的上班氣氛更是無價,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管道,也可以透過上網搜尋過去大家面試該公司的經驗分享,雖然現在有一些付費網站在專門蒐集/分享這些訊息,但我覺得資源還是很有限,可能是受制於求職者/離職者即使遇到不好的經驗,也不想在網路上分享出來,怕影響以後求職的機會,或是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但即使入職前能多挖出一些訊息還是好的。
  2. 這是一個新開的職缺還是既有的? 這一點可以先跟獵頭詢問,或是在面試時跟公司確認,如果是既有的,前一個人去哪了? 升官了? 或許就是你現在的面試官,他要找接班人,你可以透過面試過程去尋找未來共事的契合度,如果是有人離職了,也可以問問離職原因,雖然公司不一定說真話,但也可能透漏一些風聲 (流動率很高?),如果是新開的職缺,公司對這個新職位未來2-3年的期待,了解這份工作的強度,評估自己的技能是否能夠勝任?
  3. 搞清楚匯報線,有沒有帶人? 這些訊息在面試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正常來說面試的時候除了人資都會遇到用人單位的主管,有時候甚至同時有多位面試官,可能是你未來的直屬上司、部門大主管或更高階的主管,最好是能盡快弄清楚組織圖跟向上的匯報線,如果是外商,可能還會分行政主管跟功能主管雙匯報線,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之前說過的confidential的工作機會,面試你的雖然是公司的大老闆,但等你入職後,把你放在你將來要取代的人底下,這種鬼故事光天化日之下我就遇過。有沒有帶人,跟要帶多少人,團隊的年齡、年資大概落在什麼範圍,這最好也先弄清楚,有帶團隊的情況會複雜很多,也有些人對帶人是”苦手”,這除了是評估自己有沒有辦法勝任這份工作,對於開期望薪資也是一個考量。
  4. 薪水到底要怎麼開? 在找工作的時候薪資應該開多少這件事情的確很困擾我,即使相近的行業別、類似的職務,薪資也可能有30 – 50%的差異,雖然說一般我們對外商的印象薪資會較高,但我也遇過一個外商要找全台的sales head,有帶人,但年薪只有一百二。後來我大概整理了一下自己設定期望薪資的方法:
  • 首先是跟自己前一份工作的薪資比較,如果你接下是要挑戰更高的職務,那先問自己,你想加薪多少? 15%? 還是25%? 或是更高? 或許你現在公司的薪資在業界裡已經算好,比較難期望還有20%的增長,除非新職務跟過去比高出兩個級別,又或者你原本的薪資就是一直是被低估的,那麼你期望有30%的加薪,也不是不可能。總之先以自己目前的薪資做起點,接下來就是在市場上探索真正的行情。
  • 怎麼知道過去的薪資在市場是偏高還是偏低? 或是接下來想找的職務市場行情是落在哪個範圍? 由於薪資通常是保密的,雖然有些特定的網站可以查薪資的範圍,但訊息還是很零碎,還是得透過多個管道去拼湊,例如:人力銀行網站上,有的招聘資訊會列出薪資範圍;或是尋詢問獵頭,目前推薦給你的工作資方的budget是開多少? 平時跟同行接觸時互相打聽也是個方法,所以先按原先的薪資做出期望薪資的預估之後,接著就是找工作面試時獲得訊息再做出修正,一般來說,每隔幾年就換工作的人會對這方面的訊息掌握得比較好,一直待在同一個公司的人對這方面的訊息就會比較遲鈍。
  • 按照前面兩個步驟訂出一個期望薪資的範圍,面試的時候不要害怕從上限開始談起,你開低了公司也不會主動幫你加碼,如果你開高了,但沒有落差太多,公司也會試圖跟你談,千萬記住,就算是一份你很喜歡的工作,如果薪資遠低於你的預期,勉強接受了將來也做不久。
  • 除了面試時談的薪資以外,我自己還會評估,這間公司未來的發展性。如果是一間已經具規模的公司,未來還有升遷的機會,薪資自然就有上升的空間;如果是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但未來在市場上仍有成長的潛力,隨著公司的擴大,薪資也還能再上升,這些都會是我提前考慮的因素。
  1. 如果你要做一名「高階的空降主管」:前面所提過的,一定要把這個職缺的”前世姻緣”弄清楚,是新的職缺嗎還是有人離職? 為什麼公司不從內部提拔要從外部徵才? 將來帶的團隊年齡、年資? 有一定經驗的人都知道,”人”是工作中最難的一部份,越高階的工作越是花更多心力在處理人,所以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問這些問題,如果雇主真的欣賞你,在面試過程跟你聊的投緣,自然會把這些訊息坦誠相告,如果雇主是另有打算,這些訊息不願據實相告,那麼你也不會是「國王的人馬」,這樣的工作最好別接。

以上都是我根據經歷整理出找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項,或許每個人的產業不同,留意的也不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你自己會注意的事。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3_183646

 

今天這一篇是要來回顧我找工作這段時間所遇到的一些情況,整理出一些注意事項,純屬個人經驗分享,讓大家參考。

 

  1. 沒有明確的職位描述(Job description, JD): 有一次獵頭打給我跟我分享一個工作機會,我請他把JD發給我看一下,後來獵頭跟該公司的人資詢問之後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沒有JD,高階的工作都是這樣的」,得到這樣的回覆之後,我思考了一下婉拒了這次的面試。我的考量是公司開職缺,JD是很基本的,你要放數字網站找人,掰也要掰一個吧,就算是透過獵頭找人,也不能這麼便宜行事,我不確定這是該位人資個人的做事風格,還是整家公司的企業文化,但我”嗅”出了一些不對勁,所以我放棄了這個機會。找工作直覺是很重要的,雖然有時候找工作的時間長了,心裡會不踏實,會想著:是不是我太挑了? 是不是先求有再求好? 這時候就很容易落入,勉強接受了不適合的工作然後又離職,又回到找工作的循環狀態,這一點千萬要當心。
  2. 用confidential來包裝,刻意不揭露訊息: 有的時候獵頭聯繫我時會特別提醒這個工作是confidential的,所以獵頭那裡得到的訊息也很有限,但基本的JD還是有的,一般來說會有這樣的情形是公司想開發新業務,不想要消息走漏讓競爭對手知道;還有另一種情形是公司想招募新人取代舊人,第二種情況,求職者就得特別注意了,就算將來應徵上了這份工作,也免不了有一番”腥風血雨”,尤其是台商,更多的細節以後再另外跟大家講解,如果決定要挑戰這樣的工作,就要想辦法在面試的時候得到更多的細節。有一次我應徵一個confidential的工作,面試的時候董事長跟總經理都參加,每次我詢問更多該工作的細節時,除了一直畫「大餅」以外,細節都不願意多談,後來面試結束之後,該公司的人資送我下樓,我打探了一下才了解整件事的情全貌,首先,公司的確是想找人取代一位「老臣」,因為董事長對他推展新業務的積極度不滿意,但公司暫時也不會動這個老臣,所以新人進來到底要擺什麼位子,董事長他們也沒想法;再來,面試的時候,董事長問了我過去的薪水跟外派的福利,事後回想起來,是有意打探同業的薪資水平;最後,這家公司真正願意開的薪資很低,可是他們跟獵頭浮報了將近60萬(年薪),這樣獵頭才更有意願去為他們找候選人。這些訊息是一開始無法得知的,真的要去面試之後才能挖掘出來,所以遇到confidential的工作,真的要多留心。
  3. 公司想要年輕化: 有一次獵頭跟我說一家公司在找GM,原本的GM被集團升遷了所以要找一個接班人,因為這家公司做的產品比較單純,算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所以公司穩定員工流動性不高,想趁這次機會”年輕化”,然後就沒消息了,到了今年初,突然接到另外一個獵頭說這家公司現在要找一位manager,聽到是同一家公司於是我打探了一下,原來新的GM上個月剛報到,是一位外商退休過來的主管,這位新的GM就職後發現公司人才有嚴重的斷層,所以想向外尋找中間幹部,。返台這段時間找工作,經常遇到「二代接班」、「公司有斷層,想年輕化」的情況,每一個公司都有各自的故事,對求職者來說是機會但也是「陷阱題」,應該要多打探這公司背後的狀況,如果有熟人在裡面那是最好,不要聽到公司說想年輕化,給你很高的頭銜就喜孜孜,應該去想,為什麼公司過去會有斷層? 越是老牌、規模越大的公司,想改變就有越大的包袱,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經營者說想改變,是自己帶頭做? 還是嘴巴說說,找一個人進來就丟給他去做? 這些都是身為求職者的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如果你思考之後認為值得才去做。

下一次,我會整理找工作該注意的事項,還有容易出現的迷思,如果你在找工作時也遇過一些特殊的狀況,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00648

 

之前說要分享自中國返台後找工作的一些心得,雖然整理了大綱但卻遲遲沒有寫,因為我發現太多負面列舉了,寫出來的文章恐怕便抱怨文,所以才一直沒有動筆,後來轉個念,不如我把順序反過來,先談談這段時間找工作的一些經驗跟心得,下回再跟大家分享目前台灣就業市場的一些特殊現象,還有應該避開那些地雷。

 

首先中年轉職找工作的過程可能會比你預期的還要久,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跟調適。雖然每個行業調性不同,但中年轉職,會因為經驗、年資、職位跟年輕時不一樣,機會通常會少很多,但是你要記住一點,「你要的不是有好多機會等著你挑,而是你只要能抓得住一個機會就夠了」,經濟方面,你至少要準備充足的存款能支撐1年甚至於更長的生活開銷,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條件,你或許很幸運,一下子就找到了新工作,但有家庭甚至要背房貸的人,如果在存款耗盡前還沒能找到新工作,那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很艱難的困境,反過來說,沒有足夠的存款,千萬不要裸辭。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226_115444

 

上週和一位前輩吃飯,過去雖然在工作上沒有太多的交集,但一直還有聯繫著,算起來也好一段時間沒見了,新春過後剛好約了敘舊一下,由於之前是在同一個行業裡,聊起來有很多共同的語言,而且他剛好大我一輪,也跟他交流了一下最近面試的一些心得。


最近剛好在面試中高階職位,他與我分享到,除非是這工作跟之前的經驗幾乎重疊,簡單來說只是換個公司,但是是完全同樣的行業,否則即使是相關產業,要如何在短短面試之內讓對方知道你已經具備「站在這個行業的門口」是最重要的關鍵。最近我另一位朋友也剛換工作,聊到他的面試經驗時,他也同樣的表示,雖然他新的工作與他過去的行業並不一樣,但是他面試前做足了功課,他能夠跟對方說出這個行業市場大約的規模,而該公司目前的市占率如何?他過去的人脈、經驗在這個行業可以如何幫助他快速的切入,我認為是這些關鍵的訊息,讓面試者清楚了解,我的朋友已經具備站在這個行業門口的能力,才讓他獲得這個工作機會。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44816129617

 

上週參加了一場面試是透過獵頭介紹的一個機會,一家上市櫃公司想找一個BU head,除此之外沒有透漏更多訊息,即使獵頭想方設法的打探也沒得到更多的訊息,但該公司有開一個還算不錯的budget。

當天先是人資跟我進行面試,接著董事長與執行長會親自跟我面試,於是關於這個職位更多的細節應該可以從董事長或執行長口中了解清楚,殊不知,第一階段我跟對方人事副處長詢問該職位的細節,例如:title, report line, scope, team members …這些資訊時,得到的回應都是避重就輕,含含糊糊,後來執行長與董事長加入,執行長開口就問我,從你的經驗看來,應該對我們目前要找的這個領域很不熟,我們的另外一個事業部,你應該可以帶來更多的貢獻,你覺得呢?絲毫沒有要跟我談原本我當天來面試的職務細節。而董事長則先是說從我的履歷看來,我的前東家沒留住我很可惜,如果是他他不會這麼做,但話風一轉跟我說,我現在開的薪資期望或許我覺得是我應得的,但是可能要想一下,不要只看眼前的跟現在,接著就離開了,在董事長離開後,這個面試也草草結束了。

後來我跟送我下樓的人資多聊了一會才了解了這個職缺與這場面試背後的真正面貌。
這個BU原本就有一個VP,雖然是因為BU要擴張所以才開這個職缺,但是所謂的BU head到底與這個VP是怎樣的合作關係,恐怕這個公司也不打算去釐清。另外,這個公司跟本沒有那麼高的預算,與開給獵頭的數字有很大的差異,於是才有董事長的那齣戲。

整體來說,這場面試不是個很好的經驗。
1. 原先跟公司高層面試,期望能聽到關於這個職位的細節,短期的目標,長期的願景,但都沒有
2. 提供給獵頭的budget 與實際的有很大出入

面試者事先花時間準備面試,獵頭盡心盡力的在人力市場上推薦適當的人才,但這間公司的做法無疑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最後還是很感謝幫我推薦機會的獵頭,很積極的在幫我蒐集資料,雖然結果與預期的不同,希望這僅是一個個案,下次能更好。


文章標籤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xels-andrea-piacquadio-941555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過完年後不論你是還在調適節後症候群,還是早已忙得不可開交,換工作會是在你今年的計劃清單裡面嗎?

 

「年後轉職」絕對是最近最夯的話題之一,我今天就收到了朋友的電話跟我分享他要換工作的消息。我認為年後轉職這麼活耀是件好事,代表人力市場的活力,過去我也寫過幾篇文章關於如何選擇工作,平時該怎麼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文章標籤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xels-boys-in-bristol-photography-5350167

攝影師:Boys in Bristol Photography,連結:Pexels

常有人認為自己是千里馬,但無奈沒有遇到伯樂。認為自己是千里馬這很好,是一種自信的展現,可是我也常說,千里馬你也要先跑起來給人看看阿,不然怎麼遇到伯樂? 今天就教你如何打造千里馬的體質,幫你早日遇到伯樂。

  1. 首先,學會不要立刻說「不」,台灣的教育,大多數的人開會都安安靜靜的不敢發表意見,可能沒有實際開口說不,但是其實心裡已經翻過一輪:「這不可能」、「這沒什麼好做的」、「這我不會」、「這不要叫我做」…一連串的否定OS,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慣性思維,會讓你習慣逃避、躲在舒適圈、自我暗示失敗,這也是為什麼你無法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或許現在接到的這個任務,成功機率不高,但只要做了,即使失敗,也一定能從中學到什麼,當愛迪生經歷一千九百九十九次失敗後, 愛迪生說:「那不叫做失敗,我只是發現那些方法做不出電燈來」,而且說不定結果意外的好,讓上級大開眼界。
  2. 學會與人為善,你不需要討好所有人,但沒必要到處樹立個敵人吧,有一個前輩教過我,我們都知道明槍易擋,暗箭難防,當暗箭來時,你不一定在場,可能有人在某些場合故意跟你老闆說你的壞話,但這時候,如果有人幫你說句話,或許就能化解這支暗箭。再來如果平時你與大家都處不好,那要如何讓人相信,你做主管後能夠帶領團隊?
  3. 不要老是散發負能量,身邊總有人愛抱怨,什麼都看不順眼,又愛計較,好像大家都對不起你一樣,老是扮演一個受害者,一靠近就會被他滿滿的負能量給燻得喘不過氣來,自然而然大家都會遠離他,這也都會傳到主管的耳裡,認為不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4. 不要太玻璃心,有些人能力不錯,也夠積極,偏偏有一顆玻璃心,受了一點挫折就請假失聯一個禮拜;被主管說兩句就喊要離職,這樣讓人很難相信,未來能面對高低起伏,甚至於獨當一面。順道爆個料,過去我帶人的時候,偶而也會故意對一些幹部板起臉孔,訓斥幾句,目的就是要看他們在面對挫折、壓力的時候接下來的反應會是什麼? 如果他們能頂住壓力,拿出成果,那又是過了一關。

或許你的伯樂還沒出現,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自我檢視,打造自己「千里馬的體質」,我相信真正千里馬的姿態一定是與眾不同的,甚至不需要伯樂的火眼睛金就能夠看出,也絕對不會永遠被困在一個小牧場,終有一日跨出木欄,馳騁千里。

 

文章標籤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經歷了4年大陸的工作經驗回到台灣,最讓我驚訝的是現在台灣普遍員工的企圖心跟服從性,
已經不如大陸了,這是讓我感到很憂心的。

六、七年前我們常說大陸職場上充斥著狼性,而台灣員工卻是缺乏狼性的小綿羊。
狼性的確不全然是一個正面的形容詞,給人有種貪婪、不擇手段的感覺,
但也有積極、企圖心的含意,清楚知道目標在哪,準確的下手攻擊。

文章標籤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勞動部拍板自2022年起台灣的基本工資將調漲5.21%來到2.525萬元,或許如某政治人物說的,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領基本工資,這個調薪沒有什麼意義,但我的看法是:這相當具有指標性

我這個世代(7年級生)剛好迎上了台灣薪資凍漲的20年,背後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大陸的改革開放,台灣企業西進,資金都投入了大陸市場,即便是根還留在台灣的企業,過去20年的營業額增長,主要還是在大陸,企業老闆選擇給大陸員工加薪,也不會給台灣員工加薪,除了薪資凍漲,後續引還發了許多連鎖效應,台灣企業轉型緩慢、人才流失、世代對立…。

過去幾年我剛好在大陸工作,體驗過每年至少 >5%的調薪幅度,因為企業不這麼做,根本留不住員工。其實企業每年在抓計畫的時候,都會把薪資增長做到年度計畫內,所以如果若能確保計畫達成率,調薪並不是造成企業沒有競爭力的藉口;相反的有的企業無法有效確保計畫達成率,全憑大環境,好的時候就增長,不好的時候就衰退,等於是變成殭屍企業,只好凍結薪資,苟延殘喘。

本來這樣的殭屍企業應該被市場自然淘汰掉,偏偏台灣過去二十多年,這樣的企業變成多數,這跟台灣獨特的政治地緣及兩黨輪替有關,企業轉型,必定經歷一段經濟成長的陣痛,但是執政的那一方為了連任,多會接受了企業大老的情緒勒索: 調薪就會喪失競爭力、調薪就得裁員、調薪就出走,甚至前央行總裁彭淮南長期把台幣匯率”穩定”在低點,也不能說沒有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於是造成了台灣產業無法升級、人才流失,大環境成了悶經濟。

不管加不加薪,每年的通膨都一定存在,企業不加薪,其實代表勞工的購買力在縮水。或許這5%的調薪,不是每位勞工都能享受的到,也不會因為明年調薪了5%,大家一夕致富,但台灣企業經歷了20年的轉型掙扎,其實也磨出了許多「冠軍」,再加上"外在"的因素,我希望這樣調薪,不是曇花一現,而能成為常態,那麼我們就能看到台灣「好日子」要來臨的那道曙光。

文章標籤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換工作的人,比穩定待在一家公司的學習曲線更高?

Well~這是一個不錯的strategy,但是存在很多認知偏差或陷阱。

首先我們以結果來倒推,如果一個常跳槽的人,每一次跳槽職位都能提升,或是薪資福利有明顯增加,這樣的人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反觀若每一次跳槽都只是平級轉職,甚至轉換行業,即便每次跳槽都順利(俗稱面霸),仍會陷入以下幾個陷阱:

1. 消耗學歷紅利: 我認為學歷的保值期大約6-7年。剛畢業的年輕人一般沒有太多的實務經驗,企業大多會以學歷來做為任用的標準,但是每隔2-3年就跳槽一次,經過幾次轉職後,再加上每隔2-3年的工作經驗,很難提出具體實質的成就,等到學歷的紅利被消耗殆盡,會突然卡住某個位子上停滯不前。
2. 總是憑藉著新鮮感跟熱情: 另外有一種人,有快速的學習能力,每一次轉職都能憑藉這樣的能力,很快的習得新的技能,對新工作快速上手,這也是麥科德提到的這樣的人有更高的學習曲線,但是這裡我有不同的看法,這裡面有些人他的學習曲線是比一般人陡峭沒錯,一開始藉著新鮮感,快速取得小成就,但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失去熱情的動力,便覺得這份工作索然無味,衍生轉職的念頭,即使是轉職順利,但其實每一次都只是平級轉職,難以提升到更高的級別。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商周讀到了一篇文章  

她是留英碩士,回台工作第一份薪水...24K》不先想好這3件事,出國留學就是把百萬丟水裡

一般來說,出國念個碩士花費約是200~300萬台幣不等

回國後找工作,我認為會比沒有出國更有競爭力一點,只少有一定程度的外語能力

但是...這個優勢能夠換來多少實質上的薪資呢?   大約是月薪增加一千塊台幣

是的! 你沒看錯,就只值一千塊,當然這是因為在台灣,我的親身經歷是出國回來後的薪水比出國前更少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在電視上無意看到 [2015.3.3 馬雲與青年有約:從夢想到成功創業] 這場演講的轉播,一不小心就把它看完了

不得不說馬雲有他的個人魅力,我喜歡他談話時的流暢還有詼諧

最近剛好有機會跟幾個外商公司的高管、成功創業人士、正在創業的人士聊天,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東西

其實我很喜歡透過跟身邊的朋友聊天,或是聽演講這樣的方式聽聽別人的成功經驗

不過很多人會說,奇怪,我每天聽馬雲的演講,也把賈伯斯傳看了十遍,怎麼我還不成功呢?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的第一份工作遇到了一位極為有趣的主管,我的這位主管是從別處的Leader被調任過來當經理的,

一開始我的主管覺得被調來這很賽,於是跟上面要更多人來share loading,

等到他要到人後發現,進來的人都是未經過訓練的工程師,他必須花更多時間去帶領這群娃娃兵,

於是乎他開始怨天尤人、動不動就把離職掛在嘴上,而他在外面到處面試,倒也是公開的秘密了,

最後這個主管沒走,我倒是先走了。

dark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