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的期間,我在逛好市多時買了這本書《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這本書是在2004年出版的,而我買的這本是暢銷15萬冊紀念版。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傳統,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這本書裡收藏了十五位教授生命中最重要的故事與智慧。像是翟庫馬教授,他來自印度,是一位登山愛好者,一九六六年暑假他和一位登山好友去爬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座海拔約七千三百公尺的高峰,回程時遇上雪簷崩塌,他和朋友本能地各自跳往一邊,翟庫馬教授一路下滑了2.5公里的路程,全身衣服破爛,身受重傷,在山谷底被一位婦人救起,扛著他走了三天到附近的村子求救,再從那裏借了一頭驢,走了兩天才到達醫院,翟庫馬教授的骨盆斷裂,雙腳脫臼,雖然傷勢嚴重,但他活了下來,可是他的朋友就沒這麼幸運了。「能有今天,是因為好運」,或許只是平凡無奇的一天,上班下班,出門回家,但面對這麼多變數,在外面沒有遇到交通意外,平安回家,到家時錢包、手機還在,沒有遺失,這不該是幸運嗎? 「成功來自幸運,也帶來義務」。山難過後的三十年間,翟庫馬教授從未中斷募款工作,為支持當初那個村子蓋一座學校。
能夠進哈佛商學院的人已經通過層層考驗,證明自己是一流人才,手握通往高薪工作的門票,等著征服這個世界。但是財務金融系的賴林教授指出,學生的成績和將來的成就,長期來看似乎無關,成就高的那群人多了兩項特質:具備高度的自信和毅力或某種熱情。「與其變成漂亮的瓷茶杯,不如當個耐摔的塑膠杯」。
書中的內容分作四個部分:「開拓視野」、「管理自我」、「領導他人」、「建立原則」。故事後面都會附上教授的簡歷,每一位都大有來頭,雖然我們沒機會念哈佛商學院,但透過這本書也讓我們體驗了哈佛教授的智慧。
離開校園很久了,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會試圖把自己想像成坐在台下的學生,當台上的教授跟我們分享他的故事時,我得到了什麼? 在看完整本書之後,我也曾試圖想像,如果今天我能有機會站在台上,我想分享的故事是什麼? 您不妨也試著想想看!
最後記得成就理想人生的兩個關鍵: 「記得你是誰,並了解你的價值所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