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時候臨時起意去美國玩了一趟,一方面重溫自駕遊的樂趣,也順便探訪老朋友。
這次的行程包含洛杉磯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舊金山、納帕谷、西雅圖。
說起自助旅行我已經相當有經驗了,雖然這次的時間比較倉促,就一起來看看是我怎麼搞定簽證、機票、住宿、租車...的吧。
上次我入境美國已經是2018年了,簽證已經過期了,由於我的護照還未過期(至少要有6個月以上有效期,記得要檢查),
所以只需要申請簽證。持有台灣護照入境美國觀光可上網申請電子簽證 ESTA (Electronic System for Travel Authorization) ,
網址如下 https://esta.cbp.dhs.gov/
費用是21塊美金,依據我這次申請的經驗,表格在網上送出後不到一個小時就批准了(一般順利的話幾個小時內就會批覆)
接著把簽證印出來在機場登機時和美國入境時都會用到。
因為我這次是自駕遊,所以還需要申請國際駕照,申請國際駕照要到各區的監理所辦理,
需要的證件如下:
- 身分證或居留證(皆需正本)。
- 本人最近兩年內拍攝之2吋光面素色背景脫帽五官清晰正面半身彩色照片2張, 並不得使用合成照片 。
- 駕照正本。
- 護照影本(查核英文姓名)。
- 規費新臺幣250元。
搞定簽證跟國際駕照之後就是要來預訂機票、租車跟住宿了,
現在搜尋機票、租車跟住宿的比價網站越來越多了,而且整合得很好,
你可以在同一個搜尋入口就預訂機票+租車+住宿,但我的習慣還是都分開找,
像是購買機票,我自己的習慣是會用Skyscanner 、Expedia,
這次也有看到網上有人推薦在Google 上輸入google flight的關鍵字搜尋,
接著就會跳出類似skyscanner的搜尋介面讓你去搜尋便宜的機票。
而住宿則是用Agoda 或Booking.com。
自助旅行除了自由度高,其中一個樂趣就是找尋最划算的價格,我知道有人樂在其中,
但是有一句話 Time is money 。我通常還是以方便和過去的習慣為主。
至於一些預定住宿和租車的細節,我會放在後面的文章介紹。
搞定機票、租車、住宿之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網路。
不論是拍照打卡、搜尋附近美食、還有地圖導航,都很重要,
所以強烈建議要買無流量上限的方案,美國的主要電信商有AT&T、T-mobile、Verizon,
台灣現在很方便,可以在出國前提前購買網卡(其實就是SIM卡),提前開通,到時飛機一落地就有網路可以用,
這邊有幾點要特別提醒的,購買網卡可以選擇宅配到家(出發前要預留收件的時間),有的店家提供可以在機場領取的服務,
另外網卡也需要在台灣的時候提前做開通的動作,這樣才能確保到美國一落地就有網路可以使用,
如果真的是很臨時出國,來不及提前買網卡也不用擔心,到美國後去電信商實體店面購買預付卡(pre-paid card)立即開通就可以了。
護照、簽證、租車、住宿、網卡搞定之後,剩下打包行李就可以出發啦,
那現金怎麼辦呢? 在美國95%以上的地方都可以刷卡,所以真的不需要帶太多的現金,
我的建議是多準備兩張信用卡,只要帶幾百塊美金(300-500)就夠了。
下一篇接續: